建筑新闻资讯
评论:山寨建筑源于建筑的文化自卑
更新于:2022/02/08已568人浏览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
近日,美国媒体刊发《一个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一文,称经济繁荣令中国城市规模和住房价格起飞,开发商并不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以为复制知名地标和城市风景会吸引人们购买。(9月23日《环球时报》)
该文章揭示了我国城市建筑文化的一个普遍现象:建筑从样式到布局再到命名的山寨现象。山寨建筑的泛滥,表面上看,是建筑设计者偷懒和建筑命名思维的枯竭,实质上暴露出的是建筑文化的自卑问题。
山寨建筑,带来的是建筑风格的亦步亦趋。中国历史上的园林建筑,历来是专家研究、教学、游客观赏的重点。按说,一个有着建筑灿烂历史的国度,在经济蓬勃发展期,建筑的设计水平、建筑的文化底蕴,也该有新的创举和贡献。中国的建筑获得“山寨建筑”的“雅号”,这样的批评虽看似调侃而其严厉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没有创见、没有眼光、缺乏新意,最终只能选择亦步亦趋的道路,跟在国内外同行的屁股后面爬行。这样的山寨建筑虽也能创造景观,但却登不了大雅之堂,其生存空间只能是在二、三线城市。没有张力的建筑文化,自然行之不远。
亦步亦趋只是山寨建筑的表征,这种建筑文化骨子里写着三个字:不自信。孩提时代,我们就能用画笔作画。学习若干年专业技能知识后,甚至获得了诸多荣誉后,若所设计出来的东西不能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进步,又怕失去既有的荣誉称号,最可能的选择便是变相地照搬他人的东西。世上没有比照搬或间接照搬更容易的事情了。越是这样,山寨建筑大师的作品越是量大,越是给人以绚烂的感觉,进而越能刺激他们的虚荣心。山寨建筑遍地开花,与其说是我们的建造师偷懒,不如说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集体自卑的写照:既看不起中国传统的建筑产品,又无法模仿西方国家建筑文化的精髓。这样,最终只能靠建筑物外形和名字的洋气装点门面。
应该承认,自卑有时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得那么可怜兮兮,有时自卑也在制造时尚。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家长给孩子起洋气的名字,名字文化的洋化现象曾时髦一时;现在我们的城市不论大中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西化的倾向,也就是人们所讽刺的“山寨建筑”。不少人对这种“时尚”欣赏有加。真正的自卑,不在于一副可怜楚楚的外貌,而在于自卑的集体无意识。正如有人所言:“能沾点洋味,国人已经心满意足,不枉此生,高人一等了。”
我国当代的建筑,不与历史做切割,不当西方建筑的赝品,若干年后,才能发现自己独成一家,而不至于成为世人和别国的笑料。能做到这一点,则善莫大焉。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