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即将全部投入使用
更新于:2022/02/08已1463人浏览来源:龙虎网-南京日报 收藏
随着全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南京市建设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市住建委住房着眼于全市建筑市场监管统一,通过信息化手段科学推进我市建筑市场建设步伐,本着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加强监督的监管目的,于2010年12月开始筹措与建设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目前除个别系统还在开发和完善中外,该平台已经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
形成监管合力
力促建筑市场规范化
为强化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力度,实现建筑类企业在南京交易市场与施工现场的闭合化联动管理,南京住建委充分利用大部制改革后的有利条件,在房建、装饰、市政、园林等各职能单位间“行政壁垒”消除的前提下,对原有各单位的建筑市场监管有关的自建信息系统及数据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其逐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及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于2011年5月份初步启动,将在今年全部建成。
去年初,省住建厅与各市住建委签订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推动建筑市场监管平台试点城市。2012年12月12日召开全省建筑市场监管平台推进会后,南京市住建委根据会议精神要求及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建设总体计划,对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并针对基础数据缺项较多、信息关联度不高、强化市场监管等问题多次召开专项协调部署会议,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了监管平台的稳步推进与不断完善,并借助2012年度施工企业资质年检的契机对已归集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全面更新与核对,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有效。
2012年12月初,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与江苏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平台数据对接标准下发,市住建委立即按照对接标准与省厅信用平台进行了联调测试,确保了数据报送通道的畅通,并对在数据报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省厅进行了多次沟通,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七大核心基础数据库
实现数据整合与共享
目前,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建成了企业、人员、项目、奖励、处罚、业绩、信用等7大核心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建管处、市政管理处、装饰办、交易中心、征管处、质监站、安监站、城建执法总队、科研设计处等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交互与共享,并对所归集的数据按照省、市下发的各项管理规范进行全面整合与清洗,其中企业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关联标识,人员以身份证号码为唯一关联标识,项目以项目编码为唯一关联标识,确保了所归集数据的唯一性和有效性。
另外,各职能单位可根据本部门管理需求从监管平台获取并使用上述各基础数据库中所提供的所有专业数据。目前库中共有施工类企业3395家;注册建造师18116个,小型项目管理师2839个,技术经济人员25563个,管理人员8286个,项目经理变更信息1080条;总包项目信息9586条,分包项目信息5954条;工程获奖信息579条,行政处罚信息491条;信用评价信息3288条。
疏通建筑工程项目各环节
实现项目编码统一
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确定了全委统一的项目编码规则,改变了原来各职能单位间对项目管理的混乱现状,疏通了建筑工程项目在流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工程项目在各业务节点的串联化管理。其中场内项目编码与《江苏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的项目编码规则完全一致,由“e路阳光”招投标系统从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获得后上传至监管平台,监管平台提供所有场内项目的项目编码及标段编码,其间,各单位不得再另行编制该两项编码;场外项目编码则由初始办理相关业务的职能部门在接件时按照拟定的规则进行编码及信息补录,并即时反馈至监管平台,后续业务办理部门全部沿用此编码,不得再另行编制。
市场与现场实现“两场联动”
在南京市建筑市场平台内,记者发现,该平台结合部、省、市各级信用考评管理规范标准及南京市分行业管理的特点建成了符合南京实际的建筑施工类企业信用评价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完成了2011年度2834家施工企业及2012年度3288家施工企业的年度信用等级考评。其中,企业信用分分别由房建、市政、装饰、园林4个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其所分管的企业在市场、质量、安全、实名制行为中等4方面的行为表现按照具体评分细则在自建系统中打分,信用评价结果统一汇总至监管平台,并由监管平台将其推送至交易中心“e路阳光”招投标系统,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商务、技术及信用相结合的“三合一”综合评标(信用分的分值按上年度南京施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总分值乘以5%带入计算),实现了施工类企业市场交易与现场行为间的“两场联动”及闭合化管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国有资金投资占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招标发包的,建设单位应将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作为投标人资格预审的必要条件。其中2012年度信用分已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启用。
企业具备相应条件
可自动生成至“应急企业库”
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可根据《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管理办法》的规则要求,在当年度信用参评的施工企业中抽取信用考评分在前10%的具有二级及二级以上资质的(采取自愿的方式)生成当年度的“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并将其推送至交易中心“e路阳光”招投标系统作为其“应急库”,以满足部分重大政府投资类项目的应急招标需求。2012年度平台已按照信用考评结果自动抽取了256家施工企业组建应急企业名录,该应急库已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启用。
市场与现场信息串联比对
为行政监察及执法提供依据
另外,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实现了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信息与各类施工现场信息的串联与自动比对,对发现的异常信息系统将予以自动预警,监察及执法部门可以此作为其监督执法的有效突破口,对所发现的异常及告警进行有效排查,既提高了执法效率与水平,也有效避免了各种监察漏洞;设立企业不良行为曝光台,对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并将其与企业的诚信管理挂钩,促进了南京市建筑市场衍业的不断良性发展;实现了对全南京市50余万农民工信息的实名制管理,并与市民卡信息进行绑定,规范了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渠道,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利益并促进了行业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构建民生保障、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
建设领域清欠系统在全国领先
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在全国领先将清欠管理工作纳入到监管平台系统中,实现长效化管理。今年7月1日,全市清欠系统正式开通并使用,实现市、区对接。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有企业举报、合同纠纷举报或是市民举报,将会有信息转接到相关主管部门,经过调查核实后,相关情况将体现在建筑市场监管平台的清欠管理工作系统内。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有有利于将清欠工作纳入到长效管理中。
完善数据归集
加快监管平台的市区对接
下一步,市住建委将继续按照省住建厅的要求,对“南京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进行优化和完善。完成部分2010年至2012年间历史项目信息的数据归集(也包括部分缺失信息),为企业升级所需业绩认定做好基础工作。尽快确定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监管节点的数据标准,加快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的建设。另外,区级建筑市场监管是全市建筑市场监管不可或缺的部分,市区对接监管工作采取对口形式。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平台建设步伐,确保权力下放后监管工作实时跟进,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水平,拓展平台的监管应用功能,最终建成理念先进、管理有效、具有南京特色的建筑市场监管平台。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