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徽派古建筑保护面临尴尬:资金短缺维护压力大
更新于:2022/02/08已595人浏览来源:中国广播网 收藏
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谈到古建筑,差不多两个月前,影星成龙打算把个人收藏的4栋徽派老宅“外迁”到新加坡的消息引发了热议,也引申出了关于徽派古建筑保护是否存在尴尬的问题。
香港演员成龙捐徽派古建筑出国门一事持续“发酵”后,引发社会对徽派古建筑流失现象的空前关注。
据黄山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流失现象只是徽派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难题之一。除人为因素外,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都使徽派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受到掣肘。
一是利益驱动保护难。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猛推进,皖南一些地方也出现房地产开发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态势,而许多村民也因为老房子修不起、不宜住,私自拆老房建新房,导致一些古村落或古民居大量消失。同时,徽派古建筑以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建筑商、民间收藏者私下竞相收购,甚至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偷盗贩卖。
二是自然侵蚀守护难。目前,皖南地区保存下来的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房屋渗漏、木构件发霉腐烂等现象很常见,特别是白蚁防治的压力和难度大。同时,一方面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住老房子的人越来越少,老房子缺少日常打理维护,导致破败损毁。
三是资金短缺维护难。作为徽派建筑的发源地,黄山市境内目前各类徽派建筑星罗棋布,平均不到2平方公里就有一幢古民居。黄山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徽派古民居保护既受人们的观念以及自身结构特点、自然环境等宏观因素影响,也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具体因素制约,其中保护资金短缺尤为突出。有专家曾进行过测算,黄山市要完整保护所有古民居,每年至少需要拿出五六十亿元资金,相当于目前全市一年财政收入的70%以上。
其实,这些年对于徽派古建筑的保护从未间断。2009年起,黄山市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到今年底共投入60亿元,对101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进行保护利用。
现在,保护力度比以前更大了。今年5月,黄山市又出台了历史建筑挂牌保护管理及古民居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等暂行规定,分批实行挂牌保护管理,确有困难可申请政府补助。
黄山市还设立了古民居违法行为举报专项经费,根据古民居价值、数量及线索价值等,对举报人进行奖励,最高奖励2万元。位和个人向湖里注入、倾倒各类废水和垃圾等等。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