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旅行寻找邬达克 长宁区举办上海海派建筑文化巡游

更新于:2022/02/08504人浏览来源:解放日报 收藏

东方网5月20日消息:徐天奇过了一个特别的“5·19中国旅游日”。昨天,他和149位同伴参加长宁区文化局举办的“寻找邬达克——上海海派建筑文化巡游”。

  早上9时,150人分成10个小队从长宁图书馆出发,任选路线以公共交通或徒步的环保方式,前往全上海15座邬达克设计的经典建筑,拍照并完成各个建筑点设置的小任务,下午3时半前返回长宁区图书馆,6个半小时里去了最多建筑的小队获胜。

  “先到上海动物园附近的美丰银行别墅,再到地铁交通大学站的邬达克自宅、哥伦比亚圈、南洋公学工程馆、诺曼底公寓,然后去陕西南路站的爱司公寓、人民广场站的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最后是外滩附近的美国总会、四行储蓄会大楼、真光大楼”,徐天奇带领的小队一天遍访12座建筑,荣登榜首。他却意犹未尽,“走得有点急,拍了照、看一看,得赶到下一个点,希望下次能细细领略邬达克建筑之美。”即便如此,徐天奇讲起美丰银行别墅的鱼鳞纹水泥砂浆外墙、连续尖拱烟囱、缓坡红色筒瓦屋面如数家珍,哥伦比亚圈(又名新华路别墅)保留的完整老上海生活方式让全小队“都震住了”。在新华路,他们邂逅几位也来探访邬达克的老奶奶,“她们看得很仔细,不停讨论,比我们还有好奇心,年轻和年龄真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保持对未知的探索。”

  家住浦东的倪娜一天参观了10座邬达克建筑,她的小队以人民广场为起点,终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公学工程馆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我们到工程馆的时候,所剩时间不多了,大家还是忍不住转了好几圈,这是邬达克从哥特复兴风格到装饰派艺术转型之作。量子物理之父波尔、无线电发明家马科尼夫妇都曾到访,建筑结构漂亮,又有名人故事。实地走一走,比看几本书有感觉多了。”

  活动执行方负责人程方将“寻找邬达克——上海海派建筑文化巡游”比作“立体阅读海派文化”。150位参与者随机抽取来自网络上千报名者,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拿着标记大致方位的简易地图,根据门牌号码寻找邬达克建筑。程方说,“这是带着一颗发现的心,重新认识熟悉的上海。”据介绍,本次“城市微旅行”将与6月举行的“行走长宁,阅读城市”摄影展相结合,作为长宁读书节活动一部分。长宁区文化局还将在10月四川美术馆重新开馆时推出“苏俄经典现实主义油画展川中行”展览。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