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故宫修复-亨达真空玻璃助力未来古建筑群
更新于:2022/02/08已556人浏览来源:搜狐家居频道杭州站 收藏
2013年5月4日,北京故宫翊坤宫正殿玻璃展窗被一名男游客徒手击碎,直接导致临窗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跌落受损。新闻播出后,立刻成为公众关注度焦点,一场围绕故宫安保、维修的质疑和讨论也随之展开。就此次脆弱玻璃事件,故宫方面给予了答复,称被击碎的玻璃产于1949年前,不敢擅动,同时声明今年将更换防砸玻璃。一场关于故宫玻璃的话题,也随之展开,而专注真空玻璃生产的青岛亨达也将助力未来古建筑群修复工作。
谈到此次被砸碎的玻璃,有网友评论称“1949年前生产的玻璃,都可以成文物了”;甚至有网友调侃称“可以将这批1949年前的玻璃组织一次文物展”。故宫方面就玻璃不堪一击的事情回复称,明年将密集监控无死角,同时将重点建筑更换抗砸玻璃。回顾近几年关于故宫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闻,从失窃门,错字门,瞒报门,封口门到今天的碎玻璃门事件,都重复考验着故宫的安保和修复工作,而故宫的答卷显然未能得到公众的认可。
如何在保护古建筑完整性的同时,有效完成古建筑的修复,值得深思。据了解,目前在欧美,已经有了关于古建筑修复的方法。国外对既有建筑幕墙改造大多采用补偿性改造,真空玻璃凭借其良好的隔热、保温、环保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获得古建筑修复设计师的青睐。作为新一代的节能环保玻璃,当使用6mm厚真空玻璃更换老建筑的门窗玻璃时,原有的窗框不必更换,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不改变建筑物原貌,荷兰在改造古建筑时即采取这种方法。最近,美国一些著名的老建筑物相继启动节能改造,对门窗幕墙的改造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也大多采取更换玻璃或加装一层玻璃的方式,这些情况值得我国借鉴。
目前国内在古建筑门窗修复方面,大多选择最为低端的单层玻璃,一方面无法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不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功能,经过风吹日晒,单层玻璃所带来的问题会直接对室内的文物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对文物的长期保护。针对古建筑门窗的修复,国内玻璃行业的专家建议:在古建筑门窗修复方面,尽可能在原有机构基础上进行补偿性改造,在玻璃幕墙内加装一片真空玻璃是一种简单、有效且经济的选择,6mm的厚度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窗框不必更换,很好的保护了门窗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真空玻璃具备良好的节能型,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差导致的古建筑内文物二次损坏。
据了解,国内具有真空玻璃自主知识产权的青岛亨达真空玻璃已经先后应用到德国、瑞士、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既有古建筑的修复使用上。据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具备钢化真空玻璃生产能力,8-10mm厚度的真空玻璃应用到类似于故宫这样的古建筑群修复工作中,将获得良好的隔热、保温和使用寿命长等多重保障。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