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即时播报】申城再现零碳概念建筑

更新于:2022/02/08697人浏览来源:解放牛网 收藏

申城再现零碳概念建筑  光、电、水、热自给自足

零碳馆或可在未来变身街边便利信息亭

记者  葛志浩

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那座伦敦案例零碳馆吗?这样一个能靠自己提供光热水电的庞然大物,如今已升级为能推向每个普通人使用的“零碳屋”。记者日前从本市“零碳中心”获悉,借助太阳能光伏电板、雨水收集系统以及生活垃圾发酵装置等设备,这样的建筑不仅能做到零排放,同时也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摆放在包括沙漠、绿地、高山等各种地方。

外形像一个大号的集装箱,但四周却是由三角形的建筑构架以及充入惰性气体的双层隔热玻璃组成,这个用来示范的“零碳屋”被临时安放在浦东的一座工厂内。虽然采访期间正值阴天,但这个依靠顶部太阳能光伏板供电的小屋子里,电视机、空调以及电冰箱等电器均正常运行。而在屋内约50个平方米的空间内,当四周电动窗帘落下之后,环境立刻变得私密而安静。

记者了解到,这个“零碳屋”的设计者原来是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的团队成员。据介绍,这种建筑的特点在于完成不用外接能源,而能够自给自足。例如,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用来供电,并将其储藏于屋子底部的蓄电池组内,可供屋内照明、电器使用;具有过滤、净化功能的雨水收集系统,能产生数百升的饮用水,即便在无雨的夜间也能对水蒸气进行收集,以保证连续数周的用水需求;最重要的是,与“零碳屋”联接的废弃物处理系统,能将生活垃圾等有机肥料进行发酵,从而产生沼气能源。

“屋内的各种电器都能用ipad来控制,借助智能软件,这种屋子甚至能记住主人对背景音乐的喜好。”“零碳屋”设计方负责人表示,该建筑能够完全按汽车工业标准来设计,顺利情况下可在一天内安装完毕,但由于屋子本身的特殊结构,理论上可抵御十级台风和八级地震。对于该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该负责人认为,除了可用于野外环境的旅馆、个人居住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不同形状,从而变身为街边的电话亭、信息亭等公共建筑。

据悉,“零碳屋”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能够同时获得LEED白金标准,BREEAM第六级标准,绿色三星标准和联合国零碳标准的全球最低碳住宅,目前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