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杭州仿古建筑“保质期”太短引质疑
更新于:2022/02/08已864人浏览来源:新华社 收藏
重建仅10年,被认为是杭州西湖“最上镜”景点之一的集贤亭,在9月12日午后的一阵疾风骤雨后,瞬间坍塌倾入湖中。而这一天,与杭州河坊街牌坊倒塌两死一伤事故仅相隔一个月。杭州的仿古建筑接连遭到倒塌的厄运,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集贤亭倒塌,天灾还是人祸?
集贤亭,曾是西湖存照中最风雅的一幕。当记者13日再次来到集贤亭所在的沿湖平台,除了残留的亭柱水泥基座,已觅不到丝毫昔日踪迹。随着清理工作的结束,集贤亭坍塌事件似乎已告一段落,但围绕缘何倒塌的诸多疑问,却未随波而逝。
按照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给出的解释,集贤亭倒塌的主要原因与风力过大有关。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湖滨管理处基建科科长邵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日下午一时,该区域瞬间风力达到了12级,已超过台风“海葵”威力。而集贤亭位于湖面之上,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加固支撑,由于瞬间风力太大,顶部受力不稳,导致柱子从中间部位断裂发生倒塌。邵宁同时强调,根据集贤亭四根断裂的木柱来看,木头的内芯很饱满,颜色也正常,不存在木头腐烂的痕迹。
古建筑修复专家李勇庆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一般情况下,亭子被风吹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于亭子通常由四根或多根亭柱支撑,受力面不大。如果柱子连这点风都承受不了,那么很可能就是在设计方面或柱子本身存在问题。”
对此,集贤亭设计单位杭州园林设计院总工程师周为强调,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构均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确定,因此集贤亭所能承受的风力等级等都在计算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此次事故,周为分析,正常情况下,木质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抵御强风的能力。但当日湖面的风不是一个方向的,且风入亭后会造成风向紊乱,一定程度上可能松动榫卯结构,导致建筑失稳。
尽管官方最终给出了“天灾”的结论,但不少人认为,集贤亭的倒塌,极端天气只是诱因,问题出在木质亭柱质量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上。“这并不是毫无来由的质疑。”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社会学家杨建华认为,仅仅一个月时间,公众似乎尚未从河坊街牌坊倒塌的阴影里走出来,就再一次被集贤亭戳到了“痛处”。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