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缘何与百姓若即若离

更新于:2022/02/08783人浏览来源:山西日报 收藏

4月末,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至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30%。几个月过去了,对于“绿色建筑”概念,大概仍是少人知晓。更多进入人们视线的,是一些以“绿色”“生态”“环保”为噱头的楼盘宣传。那么,何为绿色建筑?我省绿色建筑现状怎样?如何落实国家的绿色建筑政策?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建有典范,但市场鱼龙混杂

太原第六十三中学(以下简称六十三中)教学楼,是我省首个“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评审通过项目。

在建筑设计方面,六十三中的教学楼合理地设计了结构、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以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外墙使用保温材料,中空玻璃门窗不仅透光性好,而且隔音还隔热……这些措施使教学楼体比普通楼体节能65%。

在六十三中采访时,记者看到了学校使用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数十根直径为0.5米的管道直通地下。冬季,吸取土壤中的热量,用于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热量释放到土壤中降温。经校长算账后,其经济性一目了然:传统供热方式一年的供热费近50万元,而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电费不到15万元。

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示范,六十三中令人印象深刻,心生向往。那么,其他建筑,尤其是百姓居住的建筑情况怎样?

位于平阳路的一个楼盘广告牌上,写着这样的宣传:建筑外立面采用高科技材料,较常规材料节能30%;内饰采用新型材质,真正打造绿色生活等。“小区为什么是绿色建筑”“有什么依据”“有没有经过权威认证”……当记者这样问起时,售楼人员几近无语。

另一个楼盘售楼人员刘崇淼则这样解释绿色建筑:“能植树种草的地方都有了,还用了不少节能材料,难道这不是绿色建筑吗?”

“所谓的‘绿色建筑’,其高科技含量一定比较高,应该从项目规划、设计时就开始考虑,主要在用材、节能、节地、节水、节电等诸多方面进行。就目前太原市的多数建筑而言,距离这个要求还有差距。”北京建工集团的项目经理董巍说。

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追求环保、生态等方面的意愿逐渐加强,因此很多开发商便以此打概念牌,进行炒作促销。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真正的绿色建筑需要开发商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经过主管部门评估认证后再确认等级。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