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北京建筑业发展白皮书(2012)
更新于:2022/02/08已956人浏览来源:北京建设网 收藏
第一部分 发展概况
2011 年,本市经济在调整中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0.4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为 8.2%。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10.6 亿元,投资总额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3.3%,增速提高5.9 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36.3 亿元,同比增长10.1%,有效促进了本市建筑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 发展特点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应对复杂形势、完成艰巨繁重任务的不平凡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京建筑业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任务的落实,努力转变建设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建筑节能减排力度,实现了各项城市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产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综合协调力度加大,重点工程建设有效推进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重点工程落地和建设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推动了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具体措施看,一是深入工程建设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工程建设环节中遇到的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等困难和问题,努力缩减工程建设审批时间,加快重点工程投资落地。二是建立绿色审批机制,搭建房屋供需监管平台,积极推动商品房项目落地投资,从而实现在保持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的同时,克服调控对经济增速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区县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并且一对一进行协调,最终实现超额提前完成全年建设计划。同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项基础设施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条例,完善拆迁服务。市区各级相关部门以征收为契机,全面调整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被征收拆迁家庭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和谐征收拆迁,先后出台了7 个房屋征收配套文件,在全国率先形成了政策体系,平稳推进了全市的征拆工作。同时,对50 个重点村、工程、未来科技城、金融街拓展工程、轨道工程、G20 工程、三里河危改等重点工程加强了征收拆迁项目调度和指导,为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民生改善提供了征拆用地保障。总体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3.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1%。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7.5%,房屋竣工面积同比提高4.9%。轨道交通有关项目完成投资80.9 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08%;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746.1 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49%;其他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89.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1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246.1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8%。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6.4%,全员劳工生产率位列全国第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3%。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重点工程实月均投资140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694.5 亿元,同比增长292 亿元,完成总额创历史新高,约占建筑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1/3。通过深入实施城南行动计划,三年建设任务完成了70%。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全年本市3 条线路顺利开通,新增运营里程36 公里,总里程达到372 公里。加大了城市次干道、支路建设力度,完成15 项微循环、110 项疏堵工程建设。此外,“六高四新”功能区、南北两大产业带建设也加快推进,聚集了优质要素、承载产业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全年完成保障房用地供应1216 公顷,占住宅供地的67%;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746.2 亿元。全年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23万套,超额完成全年20 万套建设任务,创历史新高;竣工量达到10 万套,比上年翻一番。
二、企业规模稳中有升,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
北京建筑业企业抓住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格局,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城市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社会事业项目、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等领域北京建筑业发展白皮书(2012)开拓进取,实现了企业数量和行业总产值的双增长。据统计数据,2011 年底本市从事经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总计3667 家,同比增长2.0%。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46.3 亿元,同比增加了850.3 亿元,增速为16.4%,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 个百分点。其中,房建工程完成产值3165.7 亿元,占比最高达52.4%,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增速同比下降了10.1 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安装业的增速分别下降了18.4 个、13.4 个百分点,建筑装饰业增速则提高了10.6 个百分点。据统计数据,本市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2.7 万元/人,增速28.7%,同比提高了26.8 个百分点,是自2006 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相当于2006 年的2 倍。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排名全国第三。同时,建筑业为本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 年,本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05.4 亿元,增速为13%,高于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8 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同比基本持平;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8.8%,基础产业地位巩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全年共缴纳税金200.3 亿元,同比增加29.9 亿元。期末从业人员达到49.6 万人,占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数(899.4 万人)的5.5%,同比提高了1.6 个百分点。建筑业对城市富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吸纳作用有所增强。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占比结构发生变化
据统计数据,本市施工总承包企业中,特级企业数量占全部施工总承包企业数量的4.0%,但完成产值却占到施工总承包总产值的38.3%。如果再将一级企业纳入计算范畴,特级和一级企业数量合计占全部总承包企业数量的29.0%,但合计完成产值却占到施工总承包总产值的91.1%,即特、一级企业以不到1/3 的市场数量,承揽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在专业承包企业中,一级企业数量占全部专业企业数量的13.9%,但一级企业完成产值占专业承包企业总产值的63.6%,同比提高了0.8 个百分点。即数量不足1/7 的一级专业企业完成了近2/3 的市场份额。由此可知,本市建筑市场集中度相对平稳,保持了层次分明的金字塔结构,有效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同时,本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依然保持较高市场份额,2011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80.3 亿元,同比增长35.6%,占本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8,同比提高了3.1 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外埠市场完成产值3169.4 亿元,同比增长17.0%,占全市在外埠市场完成产值的比重为85.0%;在境外市场完成营业额966.7 亿元,占全市在境外市场完成营业额的97.0%。从市场占有份额情况看,市属企业、中央在京企业、外地进京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变化较为明显。据有形建筑市场交易数据,2009 年以来在京建筑业企业规模构成基本稳定,市属企业数量与中央在京及外地进京企业的数量比例始终保持在8 :2。但从连续三年的市场占有份额看,市属企业承揽工程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2.0%、74.8%、68.5%,交易合同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3%、58.6%、51.9%,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期,中央在京企业承揽工程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1%、9.9%、14.0%,交易合同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1%、23.9%、29.2%,市场占有率翻了一番;外地进京企业的承揽工程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9%、15.3%、17.5%,交易合同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9%、17.5%、18.9%,市场占有率也翻了一番,交易合同额上涨了2 倍多。市场占有结构已经从市属企业占绝对优势的格局,逐步转向市属企业、中央在京企业、外地进京企业共同争鸣的格局。这表明了本市建筑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也表明了建筑市场的竞争程度更加充分激烈。
四、京外承包趋向高端,良性竞争能力日益增强
本市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成效显著,全年在外埠市场完成产值3728.5 亿元,同比增长14.2%,超过本埠市场完成产值1410.7 亿元,连续三年“以外补内”。在境外市场完成产值996.8 亿元。北京市场、外埠市场、境外市场的产值比例约为3:5:2,相对均衡的市场结构有效防范了因单一市场波动给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从隶属关系看,外埠产值中注册地在北京的央企贡献了较大份额,占外埠产值的72.7%,外向度是83.3%;市属企业外埠产值占27.3%,外向度是68.7%,同比提高了7.2 个百分点。同时,本市建筑业企业也进一步开拓新的区域市场,积极承揽高端项目,初步形成了高端化、规模化、效益化协调发展的局面。如北京城建集团明确要求外埠市场营销,要以1 亿元以上的大型公建(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为承揽重点,严格控制承揽住宅、外埠垫资的工程项目,2011 年中标了西安财富中心(造价:13.8 亿元、建筑面积:27 万m2、建筑高度:150 米)、重庆尚信国际广场、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盛京国际演艺中心、南京德基广场二期、成都市凯德商用•天府项目等多个高端项目。
五、工程交易平稳增长,功能区间差异协调发展
据有形建筑市场交易数据,全市工程交易总体增长平稳,完成总承包、专业承分包、监理、材料设备和劳务发包交易共25578 项,交易合同额2606.9亿元,交易项目数、合同额同比分别增长6.7%、15.8 %。从投资性质看,全市施工总承包3500 项工程中,政府投资、国有投资、非国有投资工程项目数分别为1413 项、609 项、1478 项,交易合同额分别为472.7 亿元、424.0亿元、1150.3 亿元,非国有投资交易合同额占全部交易合同额的56.2%。与去年同比,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投资项目的交易合同额分别同比下降了3%,31.6%,而非国有投资项目交易合同额同比增长了68%,首次占比超过五成。政府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占全部政府投资的55.0%;国有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共建筑领域,占全部国有投资的56.7%;非国有投资项目则主要集中在住宅建设领域,占全部非国有投资的86.8%。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提速,在住宅工程中,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危改用房、回迁安置房和农民新村等政策性保障住房的项目数、建筑面积、交易合同额分别为126 项、653.3 万平方米、143.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11.1%、2.1%。从工程区域看,各功能区的差异化发展趋势明显,从交易合同额指标来看,首都核心功能区住宅类、公共建筑类交易合同额分别同比减少86.6%,4.7%。表明了首都核心功能区建设规模的总量控制原则。城市发展新区住宅类交易合同额占全市住宅类45.9%,但同比减少12.6%,特别是与去年109.4%正增速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新区公共建筑类的交易合同额提高了34.1%,占全市公共建筑类交易的42.6%。表明了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的宏观政策弹性系数高,也表明了新区建设在全面推进的同时更加理性科学。城市功能拓展区交易合同额中,住宅类、公共建筑类交易合同额分别提高了70.4%,65.2%,占比分别为44.0%、43.2%。表明了当前全市建设资源近半数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住宅类、公共建筑类交易合同额分别同比增加了10.1%, 85.7%,表明目前还处于前期的基础设施配套集中建设时期,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其它略(见附件)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