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建筑引争议

更新于:2022/02/08816人浏览来源:齐鲁晚报 收藏

    伦敦奥运会的建筑已基本完工。综观这些场馆,视觉上极具冲击力以及出人意料的匠心,但其中一些建筑的设计由于过于超前,争议不断,最典型的就是“轨道塔”之争。

    其中的另一个看点,就是奥运终于从炫耀走向实用,从铺张走向高效。在新建的14个建筑物中,大部分是临时的,所用建筑材料也考虑到循环再利用。

    争议中飘摇的大雕塑:

    安赛乐米塔尔轨道塔

    一向花钱谨慎又尊重民意的英国人到了奥运会这种大事上,仍然免不了要在眼球聚焦的地标建筑上做些文章,这就是轨道塔。它的设计师就是被称为“大裤衩”的北京央视新大楼的设计师塞西尔·巴尔蒙德,但这个钢铁怪物似乎一点也没有讨得英国民众的支持与欢心。

    “安赛乐米塔尔轨道塔”就矗立在主体育场“伦敦碗”旁,总投资1910万英镑,高115米。轨道塔的形状复杂到了看一会就令人头疼的地步——通过1800个连接盘连在一起组成建筑物主体的桁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安全问题是风对轨道塔的影响,当风速达到97千米/小时时,观光电梯就会关闭。

    “轨道塔”后现代感十足,从方案公布那天起就争议不断,来自英国国内的投票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民众觉得它怪异、丑陋、像纠缠的肠子一样恶心,甚至有人说它“是两座起重机灾难性地撞在一起”。

    伦敦市长约翰逊和投资建造者却对它自信满满,认为这个奥运塔将会成为伦敦历史上最大的公共艺术品。

    “波浪”屋顶似深海游鱼: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

    在所有奥运场馆中,水上运动中心是唯一一个聘请了大牌建筑师的建筑,但它同时也是设计难度最高、最漂亮和最具看点的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界的时尚女魔头、素来以颠覆常人想像的建筑作品闻名于世的扎哈·哈迪德。

    整座建筑耗资500万英镑(约合5341万元人民币)。长160米、宽90米,“波浪”形态的飘逸屋顶灵感据说来自于“黄貂鱼”。

    可拆卸的“伦敦碗”:伦敦奥运会主场馆

    英国人从建设“伦敦碗”那天起,就没想过要以恢弘壮丽取胜。近八成座椅可拆卸,拆除后的体育馆将出售给英超西汉姆联队作为足球场使用,这座完全临时性的奥运主会场,恐怕是奥林匹克历史上利用率最高的建筑设施。

    不追求恢弘壮丽的外观,伦敦奥运主会场下窄上宽,外形酷似一个汤碗,因而又被称为“伦敦碗”。总投资4.96亿英镑(约合50亿元人民币),远超当初2.8亿的预算,但显然比我们更谙可持续利用之道。

    伦敦“临时”奥运园:  哪里需要哪里搬

    伦敦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共有34个,既有新建场馆,也有既有场馆。其中,在新建的14个场馆中,有8个是临时场馆。这里的“临时”,指的是整体的“临时”,在奥运会后将被拆除,例如篮球馆,奥运会后不剩一砖一瓦。

    临时场馆的拆除,并非一拆了之,而是在别处循环利用。部分场馆的椅子,将分散到英国各地,成为广场、街边的座椅。厕所等设施本来就设计得如积木一般,只需拆下来,换个地方摆放就行。

    主会场“伦敦碗”,也已经有足球队4家提出租借申请。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