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琼山违建为何屡禁不绝 背后隐藏利益链条

更新于:2022/02/081045人浏览来源:人民网 收藏

“海口琼山区强行拆除违建4天强拆28户违建房屋”、“海口琼山区强拆6处违法建筑总面积达5000平米”、“琼山区8天拆33户违建总面积1.82万平方米”、“违建和烧烤园“包围”海瑞故居琼山城管强制拆除”、“海口琼山旧城改造遭抢建36户违建被强拆”……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海口市琼山区拆除违法建筑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从这些新闻透露的信息不难看出,在打击违法建筑方面,该区是下了大功夫也取得了大成效的,但细读之下却又发现,这些违法建筑就是在相关部门“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的禁令声中成长起来的。

  有熟知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违法建筑之所以屡禁不绝,除了违法建筑业主利欲熏心之外,和政府相关部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琼山区违法建筑遍地开花

  回顾最近一段时间有关琼山区拆除违法建筑的新闻就可以发现,违法建筑在这个区可谓是遍地开花。

  从3月6日起,琼山区对位于滨江西路沿线的府城镇排潭村和国兴街道尾丹村的违章建筑依法强制拆除。琼山区公安、城管、司法等部门200余人参与整治行动,3天来,执法人员已经总共拆除了滨江西路琼山段违章建筑11户1000多平方米。

  3月23日,海口市琼山区城管联合公安、街道办等部门对辖区内18处违法建筑采取控制措施,通过强制拆除施工脚手架、切割钢筋,推倒墙壁、填平地基等手段,将违法建筑遏制在萌芽状态。琼山城管队员60余人当日共拆除脚手架面积达14500多平米。

  3月24日上午,海口市琼山区组织近200人,依法对滨江西路沿线区域的9宗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据悉,今年3月16日至当天,该区8天共拆除违法建筑33户,总面积1.82万平方米。

  4月1日上午,在海口市琼山区滨江新城起步区规划范围内的下赵村,成片而尚未建好的违章建筑在几台挖掘机同时开工下被依法强制拆除,本次拆违行动共拆除36户违建房屋,36宗共5800平方米。这是琼山区一次性拆除违章建筑规模最大的一次。

  4月2日下午,琼山区城管与公安联合执法,对位于海口龙昆南路金竹园小区后面的违法建筑的违法建筑进行了强行拆除。据介绍,去年12月份开始,海口琼山城管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先后多次责令该违法建筑停止施工并自拆。单业主不服从城管执法部门的处理,不仅不自拆反而加速建设。因此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强拆。

  4月19日下午,海口琼山区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对海瑞故居西侧的一幢违法建筑和一处烧烤园进行了强制拆除。位于海口红城湖路的海瑞故居是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近期,海瑞故居周围出现了不少违法建筑,极大地破坏了海瑞故居的周边环境,城管部门在调查后决定强制拆除……

  记者注意到,在查处、拆除这些违法建筑时,琼山区相关部门均表态称,“(对违法建筑)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发现一处整治一处。”但往往是话音刚落,其他地方的违法建筑就冒了出来。

  高调拆违VS屡禁不绝

  一边是高调表态严厉查处,一边却是疯狂抢建,琼山区的违法建筑为何屡禁不绝?

  按照琼山区有关部门的说法,去年10月份以来,滨江新城起步区规划范围内部分村民为了获得更多拆迁补偿款,而躲过执法人员检查,没有经过报建、审批,便在夜里陆续偷建、抢建、加盖了6000多平方米的违法房屋,其中下赵村春节期间就抢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房屋。

  为此,琼山区城管执法大队已向违法建房者下达责令停止施工的通知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采取暂扣施工工具、推倒初建墙体等手段阻止违章建筑施工,该区也多次组织人员进行强制拆除。尽管如此,仍有25户村民想尽办法逃避城管执法人员的查处,在违章抢建房屋。

  为了打击非法违建行为,琼山区从去年年底开始,对滨江西路的违章建筑开展大规模强制拆除行动,但是顶风抢建的苗头还不时出现。琼山区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这种抢建风不仅增加建设成本,还扰乱了城市建设的市场秩序,集中成片拆违目的是止住这股“抢建风”,净化城市建设环境,使群众能有规划地合法规范建设房子。

  那么,既然这些违法建筑在建设之初就已经被认定为违法建筑,为什么不及时制止和拆除,而要等到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之时才出手呢?因为这时拆除于建筑者而言,巨额投资自然是打了水漂;于国家而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社会而言,大量的建筑材料变成建筑垃圾,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琼山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人民网海南视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主要是这些违法建筑业主和城管执法人员“打游击”所致:城管人员上门查处,其就停工,城管人员一离开,其就又开工建设;而且区内的违法建筑现象确实较多,而执法人手不足,客观上给查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背后隐藏利益链条

  据了解,目前海口部分居民抢建违建是有多种原因:首先是政府职能部门暂停审批私人建房,他们想去政府职能部门取得正规的报建手续,按照政府的规划进行建房。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私人建房办不到这样的手续。由于原来的旧房已老破,家里的人口增多,不少人等不了政府审批,只得先行盖起来,这就成了政府职能部门指称的违章建筑。

  其次,海口不少城中村被纳入政府改造范围,不少处于城中村的住户为获取政府将来征地的更多补偿,纷纷抢建房屋。他们抢建好房屋后或自己居住或出租给别人,再不就等待政府的收购,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些抢建房屋基本没有得到政府职能部门审批,基本上是违建。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处理不及时,得不到处理的违建在社会上产生了示范作用,目前像这样抢建违建的情况越来越多,处理越来越困难。特别是违建盖到3、4层或更高,政府职能部门基本上罚款了事。这些违建者得了一个很大的甜头,也“鼓舞”了其他人大胆的参与违建和抢建。

  但知情人士向人民网海南视窗记者爆料称,琼山区内的违法建筑之所以屡禁不绝,除了上述所称违建业主利欲熏心,借违建谋取暴利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的利益链条。建违建前,违建业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老板自己有“料”,即执法队有人,这种情况,违建业主也须孝敬执法队“放风费”,这种费用大多随行就市,一般都在数千上万元不等;第二种是违建业主没有什么关系,那就通过包工头或中间层用略高于市场价的“放风费”摆平。执法队人员收到“放风费”后,也会像模像样地去查,并拍照一番,目的是存照留档,以备日后推卸责任。

  更有甚者,故意以接到群众投诉,派出执法人员象征性地压弯几条钢筋,拆几块砖了事,而违建的主体还是原封不动。而一旦上面查得紧,违建房就得停工。这方面大多由事先收到“放风费”的执法人员事先通知。

  知情人士称,正是由于违法建筑背后隐藏的巨大利润和利益链条,才使得琼山区内的违法建筑屡禁不绝。(宁远)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