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寿的建筑

更新于:2022/02/081018人浏览来源:浙江日报 收藏

建筑乃至城市,在传统语境下经常逃不出“弃之如敝屣”的命运。朝代的更迭,每每伴随着都城的迁移,举事者在攻克旧都之后,总会另起炉灶:唐代的长安,宋代的汴梁,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北京虽然承袭大都的地理位置,但有意向南移动,并毁弃了所有的旧宫殿。

传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下的文化基因,古人和今人,都是链条上的一环。在“弃之如敝屣”的心理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如今保留历史建筑的努力为何经常徒劳无功;同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天大家经常为建筑的死刑喝彩,在一个又一个“成功”爆破的读秒声中,多少年富力强的建筑轰然倒地。

如果建筑短寿的基因,根植在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当中,那么要想让建筑延年益寿,就不能缺少对自身文化的深刻反思。

我们真的可以像谈论生物的寿命那样谈论建筑的寿命吗?

至少在乡土建筑中,关于建筑“寿命”的说法并非只有象征意义。

农村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没有人住的房子坏得很快。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即使并未特别进行维护,人的居住行为本身就会让建筑延年益寿,当然所说的是过去采用有机材料的土木结构的建筑。

然而如今城市里那些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就不再具有这种特征了吗?

建筑,和其他人造的器物一样,它的生命源于其价值的实现。20世纪的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当我问一块砖它想成为什么样子时,它回答‘我想成为砖拱’”。如果我们效仿一下大师,问一幢建筑、一间房屋想要如何时,它一定会回答“我想被人居住和使用”。

一幢未被使用的乡土建筑会未老先衰,而城市里那些在炒房客手里倒来倒去的、空置的住房不仅仅会未老先衰,它们甚至就不曾有过生命。

最近引起网友热议的“鬼城”,不是四川的丰都,而是鄂尔多斯市政府斥资50亿元建造的康巴什新区。看着照片上那空荡荡的楼房和街道,在阳光下也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阵阵阴风。这些建筑有生命吗?还是生命尚未开始,就已经老去?

关于建筑的寿命,我们不仅要关注老房子的“短寿”,更要关注新房子的“折寿”,因为后者比前者占用的资源更巨大、浪费资源的程度更严重。

如今一些大城市在筹划征收物业税,笔者倒是建议,与其普遍征收物业税,不如针对空置的城市住房征收“物业闲置税”,闲置时间越长税率越高,并鼓励全社会进行监督。这样可以促使宝贵的建筑资源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出租也好低价转让也好,让房屋为真正需要它的人服务,也让那些未老先衰的建筑重新获得生命的意义。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