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雄安这座中心,为何被称为“有气息的大楼”?
更新于:2024/02/04已652人浏览来源:中新网 收藏
中新网雄安2月3日电 (崔涛 谌诗雨 韩冰)在雄安新区,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被称作“有气息的大楼”。中新网记者近日探访这里,了解其中藏着的“黑科技”。

智能、绿色和创新,正成为雄安新区的独特名片。作为新区首批零碳示范建筑之一,2023年12月投入使用的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以下简称“交流展示中心”),在设计之初就以“绿色、生态、品牌、开放、创新”理念为主旨。
远远望去,这座白色的大楼外形素雅大方,充满艺术气息。走进其中,雄安自贸试验区建设成就、招商引资、政策推介在这里集中展示。除展示功能外,其本身的高科技属性也格外引人关注。
“这栋大楼如同一个生命体一样,通过各种技术组合,可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谈及为何被称为“有气息的大楼”,交流展示中心的设计师、雄安铁建中心项目建筑工程师张磊解释道。
从空中俯瞰这座大楼,可以看到一个造型别致的玻璃穹顶。张磊说,交流展示中心顶部满铺光伏板,屋面采用光伏玻璃采光天窗,依托高效、可靠、智能的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流,再通过光储直柔技术,进行整个直流微网的智能调节,最终实现建筑电力能源的自给自足。
冬季的雄安,室外温度较低。然而在这座大楼中,墙上的温度计显示为24℃。
“为了让交流展示中心‘四季如春’,这里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张磊说,地源热泵系统夏天将室内热量排至地下,冬天将地下热量取出供室内使用,有效维持排取热量和地下生态环境平衡,实现建筑的节能降碳效果。
除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这座大楼的保温隔热效果亦佳。张磊表示,交流展示中心的部分门窗中间植入了电动控制的中置遮阳百叶,可以通过人为手动控制和智慧化技术自动控制,调节中置遮阳百叶,从而将太阳的热辐射隔绝到室外。
张磊表示,通风廊道、保温遮阳、地源热泵、光储直柔、蓄能水箱、高效机电、智慧运维七大主被动技术组合,让这座大楼拥有“绿色核心”,“每年能够减少碳排放约190吨”。
目前,雄安新区正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除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外,很多超低能耗建筑已经投入使用。如今,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雏形正在显现,这座“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完)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