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江亿院士谈建筑节能减排:要让建筑用电由刚性特征变为柔性特征
更新于:2023/03/26已830人浏览来源:网络 收藏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贾君玉 张素)“想要做好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最重要的便是让建筑用电从以前的刚性特征变为柔性特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近日受访时说。
他解释说,此前,建筑物用多少电就相当于从电网上取多少电,这是刚性的。如今,建筑物实际的瞬间用电量并不等于从电网的取电量,如何处理差值是未来实现低碳的一个关键。
“近年提倡‘光储直柔’新型建筑配电形式,柔性用电将是楼宇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需要通过柔性硬件搭配智能化系统等,实现低碳节能。”江亿说。
在近期举行的第二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上,江亿受邀演讲时更表示,发展智慧楼宇必须从理念上弄清智能化系统、楼宇与人之间的关系,“三者之中是以人为中心”。他说,建筑行业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等密切相关,如何改善建筑性能、减少建筑用能需求等,对建筑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建筑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他举例说,建筑已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消费者—能源生产者”双重身份。例如,通过外表面的光伏板,建筑在用电同时兼顾发电。这意味着,人们设计建筑时如何尽可能多地设置可供安装光伏的外表面,并且让其符合建筑美观和大众需求,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江亿看来,实现全面电气化是实现低碳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到建筑用电,应“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使用火电,尽可能多地使用风电和光电”。
此外,对于建筑的组成部分“暖通”(供暖、通风、空气调节),江亿结合“柔性用电”表示,应依靠建筑智能化系统对暖通技术进行优化。他还说,开发全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势在必行,特别是要汇集多个建筑物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感知建筑本身和机电系统等,实现管理者对其便捷高效的运行维护。
“我们对于建筑系统运行的异常情况如何判断至关重要。过去只能通过历史数据或常规算法,一旦有了大数据,我们便能对冷却塔水温是否合适、有无异常等作出直观判断。”江亿说,要让建筑节能低碳成为管理者、使用者及智能化系统的“共同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涵盖2场高峰主论坛、8场平行分论坛、3大数智展区、40个生态合作伙伴开放展位等。大会设有主会场、分会场,TRUE SPACE线上数字空间同步开启。(完)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