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苏跃华代表:加大力度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更新于:2023/03/09已841人浏览来源:经济日报新闻 收藏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可以推动传统建筑业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跨越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升建筑业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度,是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跃华介绍,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有4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7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甘肃省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8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项目已达40余项。同时,甘肃省装配式钢结构构件年产能达50万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年产能达30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竣工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但是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步伐相对较慢,距离国家的规划要求差距较大。
苏跃华代表表示,尽管相关规划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要求,但存在表述内容较为笼统,具体到执行环节存在着理解偏差和不够明确等问题。同时,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多是鼓励性质,激励优惠措施可操作性不强,起到的推动力度不够。此外,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预制部件和装配式建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机制。专业性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育不到位,也导致装配式产业基地工厂产能无法有效释放,无法凸显工厂化生产的规模和成本优势。
苏跃华代表建议,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进一步明确和优化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执行标准和实施要求,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比例。例如,政府部门应对完成规划报建手续的项目、明确政府投资项目的大中型新建建筑和纳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均采用装配式建筑。同时,对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投资企业、施工企业、设计和全过程咨询企业、绿色建材和构件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等产业链相关主体在信贷融资、激励奖励和税收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建议地方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实施办法,将装配式建筑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各环节,从严进行把关,落实主体责任,明确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强制措施和阶段目标。”苏跃华代表说。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