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人大代表刘庆东建议 推动城市更新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更新于:2023/01/101047人浏览来源:辽沈晚报 收藏

  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沈阳市正处于大力推动城市更新的发展新阶段,作为曾经的装配式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沈阳有了十几年的装配式新建建筑发展经验,随着新建建筑逐渐减少,既有建筑升级改造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何提升城市更新大的行业环境下既有建筑升级改造的品质和建造方式是目前沈阳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命题。沈阳市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庆东为沈阳城市更新建言献策,他带来了《关于推动城市更新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建议》。

  刘庆东认为,把装配化建造方式用于既有建筑的升级改造建设中,城市更新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推动城市更新高品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谈到采用装配化建造方式升级既有建筑的优势时,刘庆东从多个角度给出专业见解。

  刘庆东认为,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以装配化建造为载体,统筹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内涵,系统提升建筑宜居、舒适、节能、环保的全方位建筑品质。通过量化绿建星级指标、节能指标、健康星级指标以及装配式建造等级等各项指标把握建筑综合品质目标,实现既有建筑系统品质提升。

  建议通过装配化建造可以极大的提升效率和质量,实现冬季施工。通过部品部件全面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全面提升建造效率,提高升级改造质量,整个建造过程彻底摆脱湿作业,摆脱地域季节性气候限制,实现冬季施工。

  通过数字化集成设计和EPC建造实现精细化升级改造。通过对既有建筑的精确数字化改造设计,在三维模型空间内汇总落实建筑八大系统各要素,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实现整个建筑综合效益的最优化,再通过EPC的建造模式最大程度还原精确设计效果,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保证升级改造目标的高标准完成。

  通过装配式和BIPV结合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利用城市广大的既有建筑屋面和墙面的光伏一体化升级改造,把远在沙漠、戈壁的边远地区光伏发电基地挪到城市中来,避免远距离输电损耗,有效就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一次能源消耗,有力推动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

  通过建筑系统产品化推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把既有建筑升级改造中涉及的各个建筑系统要素,做成部品部件,做成各种一体化的建筑产品,尤其通过智能建造产业园的形式进行整合,将极大提升沈阳建筑业的附加值,推动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开展基于工程项目的碳排放计算,促进建筑行业节能降碳。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基于工程建设项目及不同建造方式的碳排放计算的试点单位和试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措施的研发与示范应用,促进我市建筑业早日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落实国家“双碳”发展战略。

  刘庆东告诉记者,基于以上优势,建议沈阳尽早推动城市更新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相关工作,研究探索相关政策、标准,开展引导性导则的制定工作和试点项目建设,助力城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城市更新,奋力推进沈阳现代都市圈建设。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