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东馆首次启用多项新技术

更新于:2022/08/17675人浏览来源:北京日报 收藏

城市副中心绿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即将进入内装阶段。预计2023年底,新馆将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该馆的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为两座相对独立建筑,为此后夜间开放创造条件。

首博东馆建设办负责人张宇透露,该馆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一批新技术,涉及声学设计、隔震技术等领域。其中,主楼的242根柱基加装隔震垫,为文物再添了一道保险。这在北京地区博物馆中尚属首次。

声音分区让观众“三步”静心

“北侧‘古船’是观众共享大厅,坚实厚重;南侧‘巨帆’高高扬起,是主楼,两座建筑承担着不同功能,其间一条水街穿过。”张宇指着两栋已封顶的建筑介绍,观众共享大厅集展览陈列、数字化动态展示、教育活动、观众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更灵活的博物馆开放模式;主楼由文物库房、文物修复中心、展厅、宣教教室等区域组成,并结合博物馆宣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和科普展厅。

博物馆人针对新馆精心布局,用动静分区的方式帮助观众静下心来观展。“从入馆到进展厅,安静等级层层递进。”张宇一路引导,主入口处,进门口的杂音、观众的咨询交流,让环境显得相对嘈杂;随后进入观众共享大厅,声响渐轻,开放式的展陈可承办一些文化活动;最后进入主楼,这里是绝对安静区,观众能完全静下心来与展品“对话”。“我们希望用三个功能区的自然过渡,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进入观展状态。”

主楼内也有声音分区。基本陈列展厅、专题展厅和临展厅、仓储式陈列展厅等将集中设置,儿童展厅和一些社教活动教室会设置在建筑另一侧。

开小窗亮出建筑智慧

两座建筑通过三种方式互通:一种是从地面穿水街,宛若走过千年运河;一种是通过地下连廊,边走边欣赏小型雕塑等展品;还有一种是走上地上二层的天桥,感受立体展览的新模式。

其实,新馆的建筑本身就像一件展品,处处有新意。张宇揭秘,地下一层连廊里,靠近主楼建筑的柱基处开了两扇规整的窗,隔窗往下望可以看到隔震垫。“为了保护文物的绝对安全,新馆对主楼整体建筑进行了隔震处理,242根柱基下方都加装了隔震垫,相当于把建筑放在隔震平台上。一旦遭遇地震,隔震垫自身摇摆,可将地震波对博物馆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全国博物馆里应用隔震技术的并不多,在北京我们是首家。”

按计划,这一区域将成为“隔震”展厅,向观众传播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的理念。观众不仅能透窗看到建筑柱基下方的隔震垫,还可以走到地下近距离观看隔震结构。

文物进出与观众互不打扰

首博东馆设置了一些“专用道”,文物进出展厅与观众参观互不打扰。新展布置期间,附近展厅的参观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7000余平方米文保区分库房和‘文物医院’两部分,通过4米的文物通道连通,5部大型液压电梯直达各展厅入口处,其中3部负责文物运输、2部兼顾展具运输。”张宇说,运输文物的货车可直接驶入这个区域,最大限度减少文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流动。目前,“文物医院”还是毛坯房状态,空空荡荡。张宇介绍,“科室”设置已经安排好,地下一层主要有文保实验室,一层是有机质文物修复室,夹层是无机质文物修复室。“文物送进来,可实现分析、诊断、修复等全流程的文物保护。”

未来,文物库房也会亮宝。文保功能区内将设置专门展示区,观众可以看到专业修复师秀文物保护和修复绝活儿,了解最时髦的数字修复技术等。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