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亟待保护
更新于:2022/02/08已1078人浏览来源:网络 收藏
近期,位于山西南部新绛县闫家庄村的魁星阁,在一个雨夜发生了坍塌。没人知道它坍塌的具体时间,也没人目睹它倒下的瞬间,甚至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寿命,尽管魁星阁作为当地的一份精神寄托,曾供奉魁星,庇佑一方村民。
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分为国保、省保、市保、县保4个等级,以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未定级文物。以文中提到的魁星阁所在的山西省为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山西省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山西,拥有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约占52%;13405处被列入四级文保单位,其余4万余处尚未定级。由于今年来频繁的雨水情况,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处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暴雨中受损更严重的,集中在县级及县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量未登记在册、未定级、散落在偏远村落的传统建筑。
这些散落在偏远村落的传统建筑虽然在保护级别上处在较低位置,却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年龄段人群对家乡的某种寄托。这类文物的破坏甚至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当地人的精神寄托产生一些影响。另外,这类偏远位置的不可移动文物身上承载了一部分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携带一部分历史信息,坍塌甚至消失,也是文化和历史的另一种缺失,应当在另外一个层面引起我们深思。
当然,随着国家关于此类文物保护制度的不断健全,各级文物保护制度会不断完善,但仍然希望相关加快相关进程,加大资金和物质上的保护力度。除此之外,对文物的保护不能仅靠制度作为硬性指标产生的推动作用向前推进,在相关资金的分配上,可以设置专门的教育资金拨付到村、镇等基层部门,借助县、市、省级的文物教育资源,开展对基层保护人员的教育,同时可以开展文物保护进校园活动,让农村地区的下一代提高认识。另外,通过近些年的报道,大多数建筑类文物都因自然灾害遭受的破坏,因此,各级文化保护部门可以申请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如果文物自身情况不太好,在当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会有预警,这样对此类文物的保护也是比较有利的。
保护各类文物,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部分,相信通过更多强有力的措施,我们国家的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