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开园首日,探访园区核心建筑

更新于:2022/02/08898人浏览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收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胡巍 | 北京摄影报道

4月29日上午,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仪式在延庆举行,这场为期162天的国际园艺盛会正式向国内外游客开放。世园会核心建筑包括“四馆一心”:“如意”中国馆,“花伞”国际馆,感悟自然的植物馆,令人重拾乡间趣味的生活体验馆,以及蹁跹如蝶的演艺中心。《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进入园区,为读者们带回开园首日盛况。





“花伞”国际馆,开馆时分在馆前有文艺表演。国际馆由94把“花伞”簇拥而成,花伞空隙通风,在夏天可以提供舒适的等候、乘凉之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国际馆内景,光影斑斓。(《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国际馆外,游客出入井然有序。(《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记者走进法国馆面包房内,新鲜面包正在出炉,师傅们来自法国,只在世园会期间逗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图为永宁阁外观。(《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图为中国馆。中国馆顶部以农民“盖窝棚”的做法为原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人字支撑,这也是人类在建自己庇护所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形象。中国馆的钢结构屋盖安装有1024块光伏玻璃,光能吸收效率更高,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的形态走势。(《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图为植物馆。植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建筑表面机理以植物根系为灵感,庞大的垂坠根系向下不断蔓延。(《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