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弃料不出区武汉首台移动式弃料处理设备投运

更新于:2022/02/08426人浏览来源:武汉晚报 收藏

将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弃料“吃进去”,然后“吐出”建筑用的再生材料。9月7日,记者在汉阳区看到我市首台移动式建筑弃料再生处理设备,加装牵引车头后,这套设备可行驶到其他工地现场生产,实现就地处理,建筑弃料不出区。

7日上午9时许,在汉新大道的建筑弃料再生处理站,堆放着从各处运来的拆迁楼房和路面破除的混凝土块等废料。一台铲车把弃料倒进一台机器内,经过处理,分别“吐出”不同规格的骨料。“可再生出4种规格大小的骨料。

” 武汉鑫美洁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根据大小不同,这些骨料可用于道路碎石层、海绵城市人行道垫层、低标号混凝土等,或是做透水砖、路沿石和彩砖等。



据了解,这套设备有16个内置雾化喷淋进行降尘。目前,周围5公里范围产生的建筑弃料都运至这里处理,实现就近处理。“如果遇到规模较大的拆迁或路面破除,设备还可移动至现场直接处理弃料,减少二次运输带来的污染。”该负责人说,这座移动式建筑弃料再生处理站于8月14日试运行,每天可处理各类建筑弃料1500余吨,全年可处理30余万吨。

记者从武汉市建筑弃料工作专班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19处建筑弃料处置点引进设备,按照就地或就近原则处理废料,预计全年可处理建筑弃料340万吨。



专班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会尽快建立“建设处置厂不愁地方、处置厂生产不愁原料、弃料再生产品不愁销路”的建筑弃料闭环处理链,使建筑弃料的再生利用之路真正通畅起来。

当天,记者还从武汉市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内,我市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30%。

至2020年,我市将建成7座建筑弃料再生材料厂,分别位于青山、汉阳、东湖高新、东西湖、黄陂、新洲和江夏区。 (武汉晚报)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