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让非遗“后继有人” 北京建筑大学创建传统建筑传承人才培训平台
更新于:2022/02/08已744人浏览来源:人民网-房产频道 收藏
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李易)我国的砖雕工艺历史悠久,既是一门传统建筑艺术,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砖雕行业一直处于困境,在小微企业的支撑下艰难前行。近日,北京建筑大学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首期培训开班仪式,旨在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搭建传统建筑人才培训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徐永模副会长在开班仪式上指出,中国砖雕工艺在世界建筑文化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目前行业发展举步维艰,仅靠小微企业的支撑,行业内各流派、各专业之间缺乏交流,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再加上受到现代建筑材料批量生产的影响,导致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后继无力。
在他看来,振兴砖雕行业,需要企业、院校、专家学者的通力支持,要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将砖雕行业融入工业文化发展的行列。
记者了解到,非遗项目培训班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一部分,是文化部、教育部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精神的重要举措。
该培训计划选择了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组织研修、研习和培训。北京建筑大学作为研培计划首批实施的57所高校之一,将针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陆续开设非遗项目培训班。
“培养非遗的传承者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中之重”,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在致辞中表示。在他看来,北京建筑大学有80多年的校史,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学院派城市设计理念,培养了大批建筑相关人才,是城乡建设领域人才的摇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有极大的优势。
针对这一命题,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罗俊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是正确的行业发展思路。罗俊杰提出,砖雕行业未来的壮大发展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深入挖掘砖雕的文化内涵,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二是要提高产品品质,加快专业技术和装备的提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三是提高人才队伍,保障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据悉,在文化部和工信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建筑大学首期课程已于10月16日开班,内容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瓦石作砖雕)普及,重点开展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和传统家具制造技艺的研究,探索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途径。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