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禺北四大名建筑 江氏大宗祠重建
更新于:2022/02/08已1204人浏览来源:网络 收藏
曾经名为禺北四大名建筑之一的江氏大宗祠(世德堂)有望重现昔日风采!记者从白云区江村获悉,拥有500多年历史、于1965年被拆除的江氏大宗祠将原址重建,这成为了江村今年最大的喜事。昨日,江村举行了江氏大宗祠奠基仪式。
江氏大宗祠有何故事?重建构想又是如何落地的?昨日,记者来到了江村,多方采访了村里的老人和村干部。据了解,该村村民和各地江氏宗亲已筹集建设经费1141万元。据悉,该重建工程,重建后的宗祠将作为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并建设文化长廊。
据了解,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后经清代乾隆、同治、光绪等期间多次重修扩充,规模很大,祠堂地势很高,为四进建筑。资料显示,该祠堂占地面积共1000多平方米让江氏族人骄傲的是,祠堂内有一块御赐牌坊,是清朝皇帝赐予族人江化龙,表彰其守卫国土有功。
变迁:经历抗日战火终被拆除
可惜的是,江氏大宗祠在战火中遭到严重毁坏,最终只剩下一进门口建筑,失去往昔风采。
上世纪50年代末以前,残余的祠堂建筑先后用作当地中学、医院、村委会的场地。后来,残余祠堂建筑被彻底拆除,改建为当地会堂,拥有500多年历史的祠堂就这样消失了。
上个月,轰隆隆的挖掘机开到了会堂旧址,将这栋两层高的建筑逐步拆除。江村村委会主任江树根告诉记者,该村将重建江氏大宗祠,正组织施工队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量泥土、石块和瓦片之中,零散地堆放着石柱、石雕等建筑部件,均由工人从地下挖出。
祠堂正门的一对石鼓,则移至现江村小学校园内,其中一座石鼓已部分残缺。连先人无比珍惜的御赐牌坊,也会深埋土中,数十年不见天日。江村村委主任江树根告诉记者,如今这些御赐牌坊的基石、石柱以及牌坊横梁的石雕已被部分挖掘出来,放在宗祠前面,供村民族人观赏。
筹资:已筹集建设经费1141万元
至于重建资金,该村采用了集体募资形式,组织村民自愿进行捐款。预计重建祠堂需耗资1500万元,其中1100万元用于修筑主体建筑,300万元用于修复御赐牌坊和祠堂前溪流上的拱桥,100万元用于整修祠堂前的广场。
昨日,江树根告诉记者,截至9月2日,共收到2127人认捐,捐资善款1141余万元,其中,江氏宗亲1808人,其余本村各社乡亲和各地热心人士300多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江村是一个多姓氏的村庄,一个和谐包容的村庄,不管是否姓江,都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江树根说。
捐款最多的善心人是花都花东镇石角村的一名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村民江蓬灿,石角村是江村后裔分散出去二十多个村庄之一,该善心人祖籍也是江村,同时他也是本次修缮的发起人,他一个人捐款 500 万元。“大家谁都想修复老祖宗的祠堂,可是苦于钱实在难以筹齐,我跟他说了这事。他说,‘没问题的,只要大家一起参与,不够的我来补’,所以我们才有了信心。”江树根说。
规划:打造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昨日,江村村委会举行奠基仪式,正式开始重建江氏大宗祠,预计工程耗时一年半左右。届时,该村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恢复原有建筑的风采。该村已聘请了专业工程队,绘制了建筑图纸,连重建使用的砖瓦梁木,都费尽心思到外地购买,只为了保证新建祠堂和原先的建筑“一模一样”。
江树根告诉记者,江氏大宗祠重建后,将打造成当地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届时,祠堂左侧将设置宗族历史展览,展出先人守戍台湾边疆、抗击日军暴行等历史,右侧则设为当地风俗民情展区。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