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南京多位文保人士呼吁保留见证历史的民国建筑
更新于:2022/02/08已762人浏览来源:新华报业网 收藏
太平南路是南京的老商业街,周边曾汇集上海商储银行、务本蚕种制造场、中南银行、圣保罗堂、中华书局、宝庆银楼、四川酒家等历史建筑与商业老字号,堪称南京民国建筑“博物馆”。如今这里常府街以北是高大上的珠宝城、商业地产,而常府街以南却多为拆迁后遗留的断壁残垣。
近日,南京大学毕业生、目前在外地读研的南京人束沐,走访太平南路后向江南时报反映称,马府西街地块的开发中,曾见证日军屠城的不可移动文物、民国建筑“浙江庆和昌记支店”周边历史建筑,疑似“被消失”。交汇点记者黄勇
为数不多的民国商业建筑,见证日军屠城
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太平南路的安乐酒家、华商大药房等不少优秀历史建筑被相继拆除。束沐所说的疑似“被消失”的历史建筑,就是位于太平南路382号的不可移动文物——“浙江庆和昌记支店”旧址向南北两侧延伸的建筑。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这处建筑被老城南改造中普遍使用的高大围挡遮着,只能露出建筑的上半部分,尽显沧桑。古色古香的小楼,顶部用绿色马赛克时髦地拼出“浙江庆和昌记支店”的繁体字店名。
走近一看,这处民国建筑的外立面上,还挂着一个“太平南路控制保护建筑浙江庆和昌记支店旧址”的牌子。牌子上写着:依据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风貌区保护条例实施保护。其周边的建筑基本已经拆迁完毕,站在高处,可以看到围挡内用黑色防尘网覆盖着拆迁后的遍地瓦砾。
历史资料显示,民国时期,浙江商帮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开设了涉及各种行业大大小小的商店和分支机构。南京浙江庆和昌记支店就是为数不多的民国商业建筑。
更让人振奋的是,包括“浙江庆和昌记支店”旧址在内的太平南路多处老商业历史建筑,还是1937年“南京保卫战”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证物。
民间文保人士张定胜等人在调查中发现,1937年12月,日军从南面侵入南京城时,与中国守军发生了激烈交火,日军大肆焚烧太平南路两侧商业建筑。太平南路382号北侧的沿街门面被战火破坏得仅剩框架,直到后来才被重新改建成现在的样貌。如今,仔细观察这幢被改建的建筑,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军屠城时烧毁遗存的建筑框架,高于屠城后加盖平房的屋顶。而382号南侧建筑,在一张当时战地照片中,也可以看到被焚烧坍塌的痕迹。
马府西街地块规划竟只留一处文保单位
为了验证民间文保人士的研究发现,束沐曾多次走访太平南路。
他回忆说,当时,他站在马府西街路口向北望,发现现在的街景与网上流传的日本军医坂井在1940年拍摄的老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包括路口东北角的“三星公司”(本体尚存、外立面被改造)、路口西北角的沿街门面、庆和昌记支店以及其北侧经战火破坏后的建筑框架,直至今日仍然完整获得保存。
最让束沐不解的是,一旦南京市规划局2015年公示的《秦淮区马府西街地块项目〈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Mca020-25控详分图则调整批前公告》(编者注:以下简称《公告》)中的规划开始正式实施,这批见证“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地景将不复存在。
这份公告由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公告在第一段“项目概况”中称:马府西街地块(东到太平南路,南到马府西街,西到省外贸公司宿舍,北到现状小区,总占地1.6公顷),“现状除太平南路382号不可移动文物外已拆为净地”。事实上,不单是这一描述,公告里还有不少蹊跷之处。
《公告》中的设计平面图显示,“浙江庆和昌记支店”以南的历史建筑将被拆除,拆除后将作为“城市广场空间”。而“浙江庆和昌记支店”以北一带,设计图则将其标示为“历史风貌建筑”,事实上也拟将原有建筑拆除,建成“仿民国风”的商业门面,并只是要求新建建筑在形式、色彩、体量上“突出民国特色”。
束沐直言,该地块的大部分区域确已“拆为净地”,但太平南路沿街商业建筑本体依然完整保存:382号文保建筑以北约80米至原白下会堂前空地、382号以南约40米至马府西街路口的历史建筑,都有所保留。若这一地块按照《公告》开工建设,“浙江庆和昌记支店”将作为硕果仅存的文保单位“孤单”地矗立,太平南路上南起马府西街、北到白下会堂沿线,具有80多年历史、长达百米的民国商业建筑群将不复存在。
学者建议将这些民国建筑纳入紫线范围
有报道曾让束沐欣慰过——报道称,秦淮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规划,结合现有文物资源,保护与复兴太平南路这条具有民国风情的老商业街。
然而,新的规划却给这条本已“满是创伤”的老街的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
束沐说,单纯就法治层面而言,马府西街地块确实仅有太平南路382号“浙江庆和昌记支店”旧址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在对历史城区、街区进行保护与复兴时,不仅要严格依法保护、修缮与利用文保建筑,文保建筑周边与其面貌相协调的历史建筑,即便没有被列入文保名录,也同样应本着“能保则保、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缮。此前公布的鼓楼区西流湾地块、城南大板巷的保护规划中,都能看到一些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建筑,虽未界定为文保,但还是获得保存的案例。
近年来,随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确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领域工作,全市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展开历史研究,积极保护历史证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在多位社会知名人士持续数年的呼吁下,有关部门修缮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开设纪念馆向公众开放,就值得高度肯定。
知名文物保护学者、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姚远说,“太平南路民国街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当按照《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规的要求,落实名城整体保护,将这些民国建筑纳入城市紫线(编者注:文物保护范围的界线)保护范围。民国建筑和新建筑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完全可以在城市设计中做到相互协调。”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