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着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像搭积木那样拼房子,市场买账不

更新于:2022/02/08793人浏览来源:四川在线 收藏

版首语

建筑产业化是以建筑为最终成品,做到生产全过程的工业化,是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我省在西部率先探索发展建筑产业化。

作为建筑产业化的核心内容,近日,装配式建筑迎来政策利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为建筑业发展提出了新方向。

在新的机遇期,我省将如何从全局推进建筑产业化?而其核心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困难待解?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前往我省首个国家级的建筑产业化基地进行走访调查,并连线了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

探索

为实现建筑生产全过程的工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省正着力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工厂里生产房子组件,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到现场拼装。”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举了个例子:建一座桥,传统工艺得一点点浇筑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则是在工厂中按统一标准建好各个模块,施工现场只需要组装。

那么,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究竟如何?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乐山市的西南新型房屋低碳产业园,这里是我省首个国家级建筑产业化基地。

优势:

像搭积木那样装建筑工期缩短一半以上

2月26日,西南新型房屋低碳产业园。

在隆隆作响的生产线上,工人熟练地操作机械,为模具画尺寸、安装钢架、灌入混凝土……不一会儿,产品下线了,是一堵墙。

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像这样的墙壁,平均1小时产出约10个。厂房外的空地上,堆放着成品墙壁、梁、柱、楼板。细看去,这些建筑构件的一端几乎都有孔洞,另一端则是支出的钢筋——这都是为了能像拼积木那样“拼装”建筑。

与此同时,离工厂约30分钟车程的乐山市五通桥区,“拼装”一栋5层楼建筑的工作正在进行。下午4点,在现场工人的指挥声中,吊车将一节用产业化方式制造的楼梯从工地上吊起,通过未封闭的房顶直接吊进3层所在位置,20分钟后即安装到位。“如果按传统方式,一节楼梯要做近一周时间。”施工方负责人、四川中新房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铭赋说,这栋楼工期约4个月,而传统方式则需近1年。

和传统的现场浇筑墙体、梁、柱等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化优势明显。在有关专业人士看来,后者具有环保、快捷、耐久等优势:建设100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垃圾可减少40%,同时减少粉尘、噪音等问题;工期可缩短一半以上;房屋生命周期可达100年,而传统设计标准仅为50年。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