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阜阳现存最大古建筑群将大修 有望恢复原貌
更新于:2022/02/08已802人浏览来源:阜阳新闻网 收藏
近日,阜阳城隍庙维修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这标志着社会广泛关注的城隍庙保护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有着600多年历史、阜阳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望恢复原貌。
阜阳城隍庙位于阜城解放北大街,始建于西汉初年。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重修颍州城隍庙,并进行皇封,自此成为全国唯一受过皇封的城隍庙;清乾隆年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维修;民国期间遭到破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民众教育馆,现为市文化馆办公场所。
据了解,城隍庙现保留的大殿、后殿等是明朝后期大修过的建筑,其墙壁上的石画、雕刻等均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80年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阜城的城隍庙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建筑等级,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历经了600多年的风雨沧桑后,目前城隍庙大殿、后殿毁坏严重,2004年被阜阳市安委会列为危房,目前大殿的西南和东北部坍塌,西山墙岌岌可危,大殿主体随时都有全部倒塌的危险。近年来,城隍庙的修复保护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尽快抢救这座濒临消失的古建筑。市政府常务会议就城隍庙维修工程进行了研究,目前该项目已经被市发改委立项,图纸设计也已经完成,6月17日,土建工程开始网上招标。
此次维修,主要内容是对城隍庙大殿和寝殿进行落架大修。记者了解到,落架大修是指当建筑构架中主要承重构件残损,有待彻底整修或更换时,先将建筑构架全部或局部拆落,修配后再按原状安装的维修方法。此次城隍庙大殿维修可谓是“大手术”,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墙体恢复、地砖及望砖恢复、屋面恢复(筒瓦)、木柱、木梁等木作工程恢复、木结构油漆、防白蚁处理、破损屋面拆除等。
市文物管理局专家告诉记者,此次维修工程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总投资399万元,资金目前已全部落实,工程预计7月底动工,工期7个月。此次维修将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历史信息,原有构件等材料能用尽量使用。另外,文物部门将加强勘察、考证,组织编制阜阳城隍庙总体设计方案,分步实施。
“此次维修工程的实施,将在保护我市历史文化遗产,提升阜阳文化底蕴和城市内涵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市文物管理局表示,维修完成后,计划将城隍庙作为展示阜城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免费向市民开放。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